行業(yè)資訊
Industry information
Industry information
在近日的“2017第三屆中國PPP融資論壇”上,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的資產證券化成為了最火熱的圓桌議題。中國資產證券化研究院院長林華認為,運營期PPP項目未來可以考慮引入REITs(房地產信托投資基金)進行融資,才能真正實現期限的匹配,并且降低財政周期跟經濟周期疊加的風險。
中信證券資產證券化聯席負責人劉煒敏還提出,在PPP證券化未來的發(fā)展中會更加注重資產質量,第一批PPP資產證券化主要是采用主體增信方式,這和目前市場環(huán)境和快速落地降低成本息息相關。
林華認為,目前的PPP證券化更多屬于債務融資,都是含權的滾動結構,在某些時點存在一定的流動性壓力。
“下一步的重點是發(fā)展REITs,尤其是基礎設施的REITs,這樣可以才能真正實現期限的匹配,降低投資者的期望回報,也可以降低財政周期跟經濟周期疊加的風險?!绷秩A稱。
劉煒敏也表示,未來PPP資產證券化發(fā)展的趨勢之一,就是基礎資產類別進一步多元化和試點不動產REITs。未來基礎資產可以從項目收益權到發(fā)展到股權等PPP項目資產,另外也可以考慮從單一PPP資產到PPP資產包的轉變。
除了融資手段的創(chuàng)新,多位嘉賓還表達了對社會資本方作為運營主體責任的密切關注。
財政部金融司副司長董德剛在論壇上指出,雖然PPP項目資產證券化可以實現未來現金流的提前變現,但主要是為了項目再融資和提高資產流動性,不能放任社會資本方通過此渠道從PPP項目中全部退出。社會資本方完全退出將導致項目專業(yè)化運營主體的缺位,這樣做既不符合PPP與運營商運營核心的要求,也不利于保障資產證券化產品投資人的利益。
劉煒敏認為,未來隨著市場逐漸成熟,有限追索的證券化會進一步增加,也就是不因證券化減少社會投資人在長期公共運營產品中的維護責任,這是有限追索的要義所在。
PPP與資產證券化結合的過程中,資本市場的信息披露也受到了各方高度重視。
上海證券交易所副總經理劉紹統介紹到,上交所近日研究制定了PPP項目資產支持證券發(fā)行和信披指南,加強PPP支持證券全生命周期信息披露和風險檢測預警和化解通知,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也有利于促進PPP項目建設運營的通道。